文/刘国宾
正题开始之前,我想给大家讲个故事。
2017年4月28日,我跟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一众校友参加了“工商大道第三届中国经营者戈壁远征挑战赛”。我们共同走过玄奘法师当年西行求经的一段道路,四天三夜走了120公里。
我不想说这段道路的艰辛,只想说说心灵的收获。这四天三夜,我们跟外界没有任何联系,只有校友间的亲密交流。虽然条件艰苦、行程辛苦,但却是我人生中少有的、最快乐的几天。
我忽然发现:幸福其实很简单,无关于名、利、地位,而是内心的宁静。
从戈壁回来后,我一直在思考幸福是什么?
幸福跟物质条件有一定关系,但却没有直接关系。当今社会,物质已经极大丰富,但却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相应的幸福感。究其原因:是我们的“心”病了,他已经失去了感知幸福的能力。
我想幸福应该是:具有良好的心态。幸福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满足感,当我们的愿望得到满足时,我们就会感到幸福。这就需要我们降低欲望,不去跟别人攀比,所谓知足常乐就是这个道理。
幸福是:内心的宁静。人往往是在无忧无虑的时候比较快乐,比如旅游等。若整天心事重重、烦恼不断,是不可能快乐的。所以,这就需要我们学习佛法智慧,超越迷惑烦恼(断掉贪嗔痴),走向智慧觉醒的生命,造就高尚的生命品质。
幸福是:健康的生活,健康的活着。我们除了坚持锻炼身体外,还应该注意:不吃有害食品,不过量饮酒,不接触不健康的精神产品(如电视节目、书本;网络视频、游戏等)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保持身心健康。
幸福是:活在当下、享受当下!很多人不理解什么是“当下”,“当下”就是“此时此刻”、“现在”。过去的日子已经过去,未来的日子无法把握,我们能够把握的只有“当下”。每个人都应该在当下认真(或专注)的吃饭、认真的走路、认真的工作、认真的待人接物、认真的做一切事情。我们不能等有时间再去陪伴父母和孩子,等你有时间,父母已老去、孩子已长大,所以就是现在、马上去做。
幸福是:具有利他的使命感。这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,人的最高需求是:自我实现的需求。“自我实现”就是“超我”,“超我”也就是无我、利他。以前,我经常会做一些“利于同事”的事情,但有时同事们并不领情。当时我比较困惑,后来看了济群法师的开示“如何让人幸福”,才明白让别人幸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这要从别人的需求角度出发,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,必须放下“我执”。现在做“利他”就比较得心应手,随时随地都可以生出利他心、利他行。比如:给别人一个善意的微笑、帮别人按电梯、开车礼让行人等等。每做一件利他的事情、哪怕只是一个善念,都会有一股暖流从心田流过,内心满满的都是爱,都是幸福。
END